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11月26日 星期三

甘肃法治报 | 从“翻山越岭”变为“指尖轻触”,灵台法院“码上法庭”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司法服务

来源:甘肃法治报 发布时间:2025-11-26
字号:A A    颜色:

1_副本.jpg

今年以来,灵台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党对司法工作的绝对领导,以党支部为坚强战斗堡垒,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把司法为民的宗旨镌刻在每一次公正裁判、每一次耐心调解、每一次贴心服务中。以“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为工作主线,交出了一份司法为民的优异答卷。

以党建引领助推审判工作提质增效

“作为法院的新入职党员法官,‘对党忠诚、公正司法、司法为民’是我不变的初心遵循。我将积极运用‘码上法庭’等便捷服务平台,跟随前辈深入村舍农家开展巡回审判,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释法明理,把‘如我在诉’的情怀融入办案全过程,让司法温度直达民心……”这是灵台县法院执行庭三级法官王镯在主题党日活动时表达的决心。

今年以来,灵台县法院积极融入基层治理体系,在多元解纷、推进“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过程中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形成了“一院一品牌”的基层党建工作良好局面,让党建品牌成为“名片”更成为“动力源”。在审判、执行业务发挥党员法官“领头雁”作用,组建党员攻坚团队,带头办案,推行“党建+审判管理”的运行模式,激发创先争优内生动力。法庭结案率显著提升至98%,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一审服判息诉率97%,多项核心指标位居前列。

灵台县法院把加强司法作风建设作为推进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力推行“党建+”工作模式,抓实“六链融合”“十个融入”工作机制,着力创建“党旗耀法徽·天平护公正”党建品牌,司法作风建设与党建队建、审判执行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形成了“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强作风,以作风促业务”的良好局面。

从“坐堂办案”到“上门办案”延伸司法服务

“真是没想到,不用出村就能享受法律服务。”“真是太便民了,省时又省力。”11月6日,灵台县法院朝那法庭法官直接将法庭搬到农家院落,将调解现场搬到当事人的“房顶上”,先后多次蹬扶梯、上房顶勘验实情、摆事实、讲法理,经过数次释法答疑、陈述利弊,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案件圆满解决,当事人感慨不已。

据了解,灵台县法院通过“巡回审判+就地办案”“法官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同时,还推出对涉残疾人等群体案件实行快立、快调、快审机制,对于出庭困难的当事人,采取上门办案的方式,不断提供司法服务和法律援助举措,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这仅仅是灵台县法院“抓党建、强作风、促审判、提质效”工作的一个缩影。

“码上法庭”进乡村 诉讼不用出家门

“扫这个码就能打官司?真的太神了!”10月29日,在灵台县上良镇北张村、什字镇西郊村等场所新张贴的“码上法庭”二维码前,三三两两的人群围拢着,村民老张眯着眼,手指轻点屏幕,语气里充满惊奇与赞叹。

今年以来,什字法庭在开展“每周进一村”活动中,遇到群众反映最集中的是不会写诉状、立案路途远、不方便、缺乏诉讼常识等问题,这使得许多村民在遇到纠纷时望而却步,一些矛盾纠纷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灵台县法院迅速行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在法院门口、诉讼服务中心等显著位置,摆放“码上法庭”宣传海报和操作指南;立案大厅的窗口摆放着印有“码上法庭”标志二维码的彩页、围裙、帆布包等。

今年8月,什字法庭正式推出“码上法庭”线上平台,短短半个月内,60块专属标识牌已覆盖什字镇、上良镇40个村及2个社区的人流密集处,从村委会到田间地头,群众办事途中“扫码即入”,司法服务从“翻山越岭”变为“指尖轻触”,不仅提高了司法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也进一步拉近了法院与群众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