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4年09月20日 星期五

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

来源:省法院刑三庭 发布时间:2024-07-26
字号:A A    颜色: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通过远程、非接触等方式,诈骗公私财物的行为。近年来,甘肃法院在办案、调研中发现,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越来越多的新型诈骗手法浮出水面,很多人不知不觉成为了“电诈”工具人,变成了“电诈”团伙的“帮凶”。电信网络诈骗各环节都需要“工具人”,有供卡类、金融支付工具类、转移案款类、提供通信技术支持类等不同类型。

诈骗分子诱骗群众成为“工具人”的手段有哪些?


一、“电诈”洗钱骗局

 

1.jpg


1.“高薪兼职”

大学生小美在某求职招聘公众号上看到一则招聘“商场采购员”的兼职广告。工作内容相当简单,只需要在商场做“代购”,采购一些化妆品就能拿到日薪300元。发布兼职广告的“周经理”告诉小美,他们是一个“代购公司”,采购款会事先打到小美账户上,需要小美带上银行卡和身份证去银行取出现金再按要求到商场采购,全程有工作人员“张经理”带教,小美只需要配合就行。小美通过柜台和ATM机一共帮对方取现15万元,将钱交给“张经理”后,对方“大方”地给了她1500元,远高于之前约定的日薪。随后,对方以“今日缺货”为由就此消失不见。骗子通过在高校兼职群内发布虚假兼职信息,以可观的报酬为幌子吸引有兼职需求的大学生,诱骗大学生提供银行卡、身份证进行“跑分洗钱”。

 

2.jpg


2.“包装流水”

“只要用你的银行卡‘刷流水’,就能帮你轻松办理低息贷款”。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一定要留个心眼,这是一种新型的、以所谓贷款“包装流水”为由,诱骗群众参与“跑分”的骗局。诈骗分子冒充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受害者急于贷款的心理,假意操作贷款流程,随后称贷款者“流水太低”,需对银行卡进行“流水包装”,要求贷款者提供银行卡和密码,甚至帮助刷脸辅助验证来转移非法资金,利用贷款者的账户进行洗钱。


3.jpg


3.“现金礼物”

神秘顾客发来“大订单”,要求商家将大额现金装进鲜花、蛋糕礼盒,作为送给父母、另一半的礼物,是不是十分温情、浪漫?一系列以花店、蛋糕店等商户为目标的新型洗钱方式逐渐兴起,导致商户在无意中成为电诈分子的“洗钱帮凶”。神秘顾客找商户下单,将钱转入商户银行卡,要求商户取现后制作成礼盒送给特定收货人。事实上,用于制作礼盒的资金是涉嫌诈骗犯罪的赃款。


二、“吸粉引流”骗局


4.jpg


1.“扫码送礼”“开业酬宾”

只要扫一扫,就能获得免费小礼物,这样的“礼物”你心动吗?工作人员热情洋溢地站在街头向路人介绍,只需通过简单的手机操作就能获得精美礼品,遇到老年人还会主动指导,甚至拿过手机直接帮忙操作。遇到此类情况要注意,“小便宜”里可能有“大陷阱”!许多“地推”人员被犯罪团伙雇佣,在人流密集的场所摆摊设点,让群众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为诈骗活动“引流”。“引流”常分为地面推广引流和互联网推广引流,常见形式有“扫码送礼品”、“开业大酬宾”领红包等,甚至打着协助开通电子政务服务的旗号窃取公民个人信息,为诈骗分子“引流”。


5.jpg


2.统一话术,拉人入群

“线上引流”还有一种表现形式,诈骗分子冒充各类平台“客服人员”,编造“投资项目”、“教育机构退款”等理由,通过网络电话随机拨打的方式发布信息,诱使被害人加入上游团伙指定的QQ、微信群,在群内发布虚假宣传信息,为上游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引流拉人。“引流”是电信网络诈骗的“前菜”,目的是让受害人与骗子“打上交道”。正值暑期,诈骗分子往往会利用学生的社会经验不足,披上“推广客服”“客户经理”的外衣,诱骗有兼职需求的学生帮他们的犯罪活动“吸粉引流”。


三、“手机口”骗局

 

6.jpg


“手机口”是什么?用来给手机充电的吗?注意,这是一种新型的诈骗手段!使用两部手机,通过音频线、数据线连接或者同时打开扬声器,一部手机通过网络软件与境外诈骗分子接通,另一部手机则拨打国内受害人的电话,通过这种方式隐藏诈骗电话的真实归属地,迷惑被害人使其放松警惕。诈骗分子通常将“手机口”业务包装成“高薪兼职”,宣称“轻松赚钱、工资日结”,有人抱着侥幸心理参与其中,成为了诈骗团伙的“帮凶”。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诱惑颇多,我们应当小心谨慎,仔细甄别。牢记勤劳致富,拒绝灰色兼职,不贪小便宜,不抱侥幸心理,绝不成为电诈犯罪链条上的任何一环。要切实提高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警惕诈骗新手法,不做“电诈”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