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甘肃法院与重庆法院司法技术工作培训班在甘肃省法官学院开班。本次培训旨在进一步提升甘肃法院司法技术队伍专业能力,落实甘渝两地《司法技术工作协作备忘录》具体内容,标志着两地法院司法技术合作迈入新阶段。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席小鸿出席开班式并讲话。
培训班指出,司法技术工作是审判执行工作的重要支撑,是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效率的技术基础。近年来,甘肃法院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部署,以“四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司法技术工作从保障型向赋能型转变,工作机制持续完善,专业能力稳步增强,队伍建设扎实推进,质量效率监管不断强化。培训班强调,要强化政治引领,筑牢质量根基。将政治要求融入司法技术各环节,完善机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问题整改和跟踪问效,推动规范履职。要深化智慧赋能,推进系统应用。抓住“一张网”建设契机,全面落实司法技术模块应用,同步推进线下规范化建设,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统一。要推进区域协同,促进资源共享。以甘渝协作为起点,探索建立西北地区司法技术资源共享机制,形成区域联动、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要夯实基层基础,提升一线能力。实施“基层法院司法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加强人员配备、专业培训和装备保障,推动基层法院独立高效完成司法技术工作。要严抓风险防控,守牢公正底线。加强日常监督,紧盯关键环节,常态化开展廉政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确保司法技术人员廉洁用权、公正履职。
本次培训为期一周,邀请最高人民法院司辅办主任江澜、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孙海龙等专家进行现场及视频授课。嘉峪关、白银、武威中院及红古区、安定区、敦煌、崆峒区法院,以及重庆市巴南区、永川区、忠县法院等10家法院作经验交流。来自重庆法院的18名和甘肃法院的130余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