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

甘肃渭源法院:“以保促调+先行调解”促1200万买卖合同纠纷15天化解

来源:法治网 发布时间:2025-09-19
字号:A A    颜色:

如何在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又维护债务人正常的生产经营,保障企业正常运转?对于这个问题,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人民法院通过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的成功化解,给出了“以保促调”的“渭源答卷”。

日前,渭源法院通过“以保促调+先行调解”方式促1200万纠纷15天化解。该案保全成功后,在承办法官的主持调解下推动涉诉各方友好协商,最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及时解冻企业的基本账户,有效保障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保障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保全只是应急之举,化解矛盾才是治本之策,渭源法院通过保全调解组合拳,在纠纷化解中实现了‘时间短、效率高、效果好’,既彰显了人民法院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坚定立场,也为化解大额商事纠纷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渭源法院副院长石小平介绍说。

据了解,原告会川某混凝土公司与被告定西某房地产开发公司于2022年签订买卖合同,约定由原告向被告开发的项目供应混凝土。自2022年4月起,原告按约履约,截至2025年7月28日经双方结算,原告累计供应混凝土货款达2388万余元,被告仅支付部分混凝土款项,尾款1200余万元经原告多次协商催要未果,严重影响企业资金周转,企业无奈之下向渭源法院提起诉讼,渭源法院于2025年8月15日立案。 

案件受理后,渭源法院第一时间启动财产保全“绿色通道”,承办法官快速审查保全材料,仅用2天不到时间便完成保全申请的查封冻结措施,为后续纠纷化解筑牢“财产安全防线”,有效避免原告“赢了官司输了钱”。

在保全成功后,渭源法院迅速将该案委派特邀调解组织先行调解,在渭源法院会川法庭法官的具体指导下,在特邀调解员的悉心调解下,针对双方争议较大的问题,法官结合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及诉讼成本向双方当事人讲法,特邀调解员耐心向被告释明违约后果及保全措施对企业征信的影响,同时充分倾听企业诉求,针对被告提出的“以房抵债缓解资金压力”与原告“尽快回笼资金保障生产”的核心需求,在法官的引导下,双方制定了合理的付款方案。

经过法官和特邀调解员的共同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协议签订当日,渭源法院依法对该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赋予其强制执行力,既保障了原告的合法债权,也为被告预留了合理的资金周转时间,实现“案结事了、双赢共赢”。

渭源法院会川法庭副庭长常月贵介绍,该案通过“以保促调+先行调解”方式,仅用15天便成功化解了标的额高达1200万余元的涉企纠纷。一方面为当事人节省了9万余元的诉讼费用,另一方面既助力混凝土公司快速回笼资金,又为房地产企业缓解了还款压力,促使双方达成长期合作。

渭源法院院长李军保介绍说,渭源法院始终秉持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纾难解困的理念,在诉前、诉中保全案件中贯彻自愿调解、先行调解原则,提供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努力实现人民利益的最大化和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今年以来,渭源法院已办理涉企财产保全案件86件,已高效化解涉企纠纷687件,帮助企业回笼资金超过9276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