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平凉两级法院聚焦主责主业,始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立案、审判、调解、执行等各环节精准发力,以优质司法服务助力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普法 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法官主动走进企业,提供贴心法律服务,不仅满足了我们对法律知识的渴求,更让企业法治意识大幅提升。希望法院与企业能长期保持这样紧密的联系。”6月27日,灵台县人民法院法官走进辖区重点企业开展案件回访与法治宣传活动时,某公司负责人感慨道。
今年以来,为切实增强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意识,平凉两级法院法官定期走进企业一线,通过“送法进企业”等专题法律讲座活动,与经营管理者及员工面对面交流,精准识别法律需求,针对合同纠纷、劳动权益保障等高频问题,以案例解析、风险提示等形式提供“点单式”普法宣传。同时,认真梳理企业经营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从合同规范签订到用工合规管理,为企业源头防范风险开出“法律良方”。
与此同时,平凉两级法院升级涉企诉讼服务,加大“平安先锋·法耀天平”党建品牌创建力度,完善“产业链+司法服务链”双链融合机制,做精“苹果法庭”“煤电法庭”等特色品牌。诉讼服务中心设立破产案件信息查询窗口、中小股东权益诉讼等“绿色通道”,巩固、拓展网上立案等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完善《诉讼服务中心“优商惠企”十五条措施》制度,为涉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难纾困。
凝聚合力 激发多元解纷新动能
近日,泾川县人民法院高平法庭与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协同发力,将两件家事纠纷案件成功化解取得了理想的社会效果。
今年以来,平凉两级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强化多元解纷联动,在全市各级法院诉服中心成立劳动争议、金融纠纷、工会+商会调解“三大调解中心”,向综治中心派驻诉讼服务和调解团队,支持鼓励退休法官参与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多头跑”向“一站解”转变,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低成本化解、高质效化解。建立“人大代表+法院”多元解纷机制,成立“人大代表调解工作室”,制定《人大代表特邀调解工作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聘任人大代表为“特邀调解员”深度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华亭市人民法院审理的富某、董某等17户村民与何某土地经营权纠纷调解案和庄浪县人民法院审理的崔某等47名消费者与某母婴用品店服务合同纠纷调解案入选最高法院多元解纷案例库,彰显了多元解纷机制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效。
改革创新 提升破产审判质效
破产审判工作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办好破产案件是化解企业债务风险,盘活市场存量资产的重要手段。
6月26日,静宁县人民法院以司法实举措,“快立、快审、快执”原则,破解一起因企业经营困境引发的执行难案件,通过司法拍卖方式盘活了企业资产,清偿了到期债务,助力企业发展,取得共赢多赢的效果。
平凉两级法院以“活”促破,创新部门联动机制,帮助暂时困难但仍有持续经营潜力的企业焕发活力。同时,设立破产案件援助资金审核小组,为破产管理人办理无产可破企业的案件提供有力支持;指导平凉市破产管理人及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平凉市破产管理人协会,制定破产管理人考核办法、破产预重整工作指引等制度机制。严格落实“府院联动”,建立常态化企业破产工作协调机制,探索高效的财产处置方式,提高债权清偿率,最大限度提高破产案件办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