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刘恒
近年来,武威中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党对法院工作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将党建工作与审判执行、司法改革、服务大局等重点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引领服务保障重点工作提质增效。
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始终将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着力强化理论武装。在制度建设中把握方向。把制度建设作为加强和保障党建工作的主要措施,修订印发《党组工作规则》《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关于实施党建引领“六大工程”全面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明确党建工作“由谁抓、怎么抓”,抓党建促审判成效不断显现,党建的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强化。在理论武装中统一思想。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穿党员干警学习教育全过程。上半年,中院党组组织集体学习21次,各党支部开展党员大会16次、支委会16次、主题党日活动30场次、讲授党课8场次。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提高干警思想政治意识,确保做出的每一项决策、办理的每一起案件、完成的每一项改革都符合党中央决策部署、符合上级法院工作要求。在重大任务中彰显担当。聚焦“公正与效率”主题和提质增效工作主线,秉持“如我在诉”“如我在访”理念,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强化“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意识。实施“党建+审判提质增效”专项行动,持续在执行攻坚、条线指导、民商事审判、多元解纷治理、信访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中开展党员先锋岗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业务条线指导47次,指导案件319件,坚持判前沟通、判后反馈,提高案件审理质量。
夯实组织基础,凝聚增效合力。党组织是推动工作的“主心骨”。坚持“支部建在庭上、党小组建在审判团队上、先锋亮在岗位上”,形成以党组为核心、支部为主体、党员岗全覆盖,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落实“一岗双责”、基层党组织推动落实的党建工作格局。以“支部阵地”聚人心。扎实开展“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聚焦党支部“三化”目标,按“一支部一品牌”打造四个机关支部活动阵地,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结合职责,持续开展“我为支部工作献一策”“我为提质增效出金点”等活动,支部的创新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增强。以“支部攻坚”破解难点。针对不良资产清收、信访化解等重点任务,推行“党支部领办重点任务”机制,由支部书记担任项目负责人,党员干警认领具体任务,形成“支部有目标、党员有责任”的闭环。该机制不仅解决了积案问题,更让支部成为“啃硬骨头”的坚强堡垒。以“党建+业务”促双提升。打破“党建与业务两张皮”, 坚持把支部建在庭上,4个机关支部书记全由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一肩挑”,落实“一岗双责”,使党建和业务在工作部署上同频共振、在推进落实上一同考核、在奖励和惩处上一体显示,确保党建工作无死角。创建“党员先锋岗”“办案标兵”等展示平台,引导党员立足岗位比奉献、争先创优当模范,全院各项重点工作实现大提升。
激活队伍动能,释放内生动力。党员干警是法院工作的“主力军”。通过党建引领激发党员干警的责任感、使命感,推动队伍能力素质与重点工作需求精准匹配,实现“人”的效能向“事”的成效转化。以“先锋引领”破解能力瓶颈。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明确党员在重点工作中的“带头办案、带头攻坚、带头创新”责任。2024年9月,4名青年党员主动请缨,申请组建民事速裁团队,实行繁简分流。团队组建后,成功过滤了40%以上的民事简案,成为中院办案的“轻骑兵”和“生力军”,发挥了青年党员的“先锋引领”作用。以“素能提升”强化履职支撑。制定印发《全市法院队伍建设总体方案》及青年干警选育培养规划等1+4队伍建设工作方案,将党的建设有机融入队伍建设之中。积极开展“政治训练+业务赋能”双提升活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案件评查、知识竞赛等活动,全面提升干警综合素养。2024年以来,举办各类条线业务培训、指导22次,培训干警1895人次,选派2841名干警参加上级法院及地方党委有关部门调训,有力提升了干警能力素质。以“严管厚爱”激发干事热情。完善“党建+廉政”监督体系,通过党员排查廉政风险、开展廉政承诺、案件廉政回访、重点岗位轮岗交流等机制筑牢廉政防线。同时建立“实绩导向”激励机制,在评优评先、晋升提拔中向参与重点工作且成效突出的党员倾斜。2024年以来在评选出的21名“办案标兵”中,党员占比达100%,形成“干多干好有激励”的良性循环。
下一步,武威中院将突出问题导向,强化党建引领、持续提升审判执行工作成效。持续政治建设铸魂,筑牢“方向标”。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聚魂,引导党员干警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夯实党员干警忠诚思想根基。持续推动融合发展,锻造“硬堡垒”。抓实“四强支部”创建,持续通过党员示范岗、党员办案团队、培树“四好”党员等形式,强化党性锻炼,实现党建与审判执行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深耕创新创优,激活“内生力”。牢牢把握机关党建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的职责定位,持续完善党建思路举措,为推动审判执行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