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甘肃法院网,今天是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人民法院报 | 兰州铁路运输法院:促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骆 斌 通讯员:焦聪 文/图 发布时间:2025-08-11
字号:A A    颜色:

1_副本.png

2_副本.jpg

兰铁法院法官实地走访一起行政案件的当事人并查看现场


运用“穿透式思维”,“温情”延伸司法职能,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了“民愁”,又实现了“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监督企业合法经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多重目标。

立足行政审判职能,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对行政机关败诉风险较大的案件,充分发挥“一书”即行政案件败诉风险预警告知书的作用,向行政机关释法析理,确保预警在“点”上,告知到“实”处,推动行政机关从“被动等判”向“自我纠错”转变。

“法院﹢综治中心”新模式既让司法成本做减法,又为群众权益做加法,为解决同类案件提供了解纷程序新范式,跑出了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加速度”。

近年来,兰州铁路运输法院作为跨行政区划集中管辖行政案件的法院,把实质性化解争议作为行政审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挖类案共性成因,通过构建“源头预防—系统整治—长效常治”的三维治理模式,形成内外链接紧密、多方联动高效、资源充分共享的多元治理格局。

现场问诊 规范执法

查摆问题促提升。2024年年底,兰铁法院受邀为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进行专题授课,一趟“司法、执法能力提升”并进的列车,在精准培训的汽笛声中缓缓启动。课堂上,兰铁法院先后对近三年办理的治安类行政案件进行梳理,深入浅出地剖析治安类行政案件中存在的实体和程序问题,重点对安宁分局近两年涉诉的11起行政案件逐一分析。这种“解剖麻雀式”的授课方式,使案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执法能力提升的生动教材,真正做到了“案案有启示,件件有指导”。

精研类案明尺度。今年三月,兰铁法院以一场工伤认定专题讲座破题、一次联合实地调研走访落地,通过“座谈研讨﹢现场问诊”的双轮驱动模式,与白银市司法局、人社局、社保中心召开专题协调会,共同研讨工伤保险认定等相关问题,推动府院联动机制向纵深发展。法官对典型案例的裁判要旨、案件成因、败诉原因等方面进行可视化解析,与会单位围绕“建筑领域违法转包工伤责任认定”“视同工伤情形证据标准”等高频争议问题展开讨论。会后,法院、司法局、人社局、社保中心共同实地探访一起工伤案件中原告的工作环境,向车间班组了解案发情况,一次性解决了矛盾纠纷。

兰铁法院运用“穿透式思维”,“温情”延伸司法职能,既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了“民愁”,又实现了“矛盾纠纷前端化解、监督企业合法经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多重目标。

提前预警 化解风险

诉前告知消隐患。兰铁法院立足行政审判职能,坚持“抓前端、治未病”理念,对行政机关败诉风险较大的案件,充分发挥“一书”即行政案件败诉风险预警告知书的作用,向行政机关释法析理,确保预警在“点”上,告知到“实”处,推动行政机关从“被动等判”向“自我纠错”转变,降低行政机关败诉风险,提升政府公信力。2025年以来,共向行政机关发出3份风险预警告知书,行政机关收到告知书后积极主动化解行政争议,相关案件最终均以当事人主动撤回起诉结案。

发送建议“开良方”。区别于裁判文书,司法建议作为审判职能的延伸,通过诊断类案、剖析成因,以“如雨润物”的司法服务推动行政机关查漏补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司法的社会治理效能。一直以来,兰铁法院坚持将司法建议和判后答疑工作作为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类案多发高发的重要抓手,分别向兰州市公安局和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等单位制发多份综合类司法建议和专题司法建议书,回复率达到100%。一份建议、一份回函,使兰铁法院与行政机关形成了“有谏有纳”的良性互动,它们如同智慧的种子,在法治沃土中生根发芽,结出规范执法、科学决策的硕果,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了司法智慧。

“作为司法裁判的‘后半篇文章’,法院通过建议函的柔性治理方式,架起了行政机关与社会治理的桥梁,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指南针。”多个行政机关负责人表示。

多向发力 联动解纷

一站通办解三案。“有矛盾纠纷,找综治中心”。这个看似普通的办公大厅,其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智慧大脑和服务枢纽,这里通过多部门联动、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形成了协同解决复杂问题的高效机制。近日,兰铁法院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社会治理中枢作用,将三起涉醉驾行政处罚案件导入多元化解平台。综治中心率先吹响“前哨号角”,属地市、县(区)两级公安交警部门及时对接,重点围绕执法程序,血液检测标准等焦点问题作出专业阐释。调解法官同步居中调解,从立法宗旨、醉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等维度进行释法说理。仅用一天时间,便成功化解了三起因醉驾被公安交警部门处以吊销许可证件的行政处罚案件。“法院﹢综治中心”新模式既让司法成本做减法,又为群众权益做加法,为解决同类案件提供了解纷程序新范式,跑出了审判工作提质增效“加速度”。

三方联动解心结。三月本应和风丽日、春和景明,但原告的一纸诉状打破了原有的平静。两位年近80岁的老人因多年恩怨在小区路旁发生争执。过程中,原告先对第三人动手挑衅,后第三人还手,造成双方轻微伤。公安机关依据法定程序对原告进行了行政处罚,但原告及家属认为该处罚决定显失公平且未对第三人作出处罚,故诉至法院。经审查研判,兰铁法院决定依托与白银市司法局建立的诉调对接机制进行调解。法官从法理、道德、社会治理效果等多个角度出发,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解,向原告方细心解释法律程序和诉讼风险,消除误解,解开了案件“症结”。白银市司法局从社会影响的角度出发,为双方明晰权利义务,提供合理的调解建议;被告行政机关就证据的完整性和处罚结果的合法性进行了说明。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原告当场撤回起诉,这场历时良久的调解“拉锯战”终于落下帷幕。

一面面锦旗,一张张笑脸的背后,是兰铁法院不懈追求服务大局、为民司法的真实写照,每一份判决都承载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庄严承诺,映照出了每一位兰铁法院人践行初心的坚实足迹。从田间地头的房屋勘验,到公积金权益的司法保障;从交通执法的程序审查,到工伤认定的证据核实,这些牵动千家万户的“法治考题”,兰铁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始终秉持“判决不是案件的终点,事了才是司法的终点”的办案理念,既做定分止争的裁判者,更当社会治理的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