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省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牢固树立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 挥知识产权审判激励创新创造、维护公平竞争、促进文化繁荣的重要作用,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推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以法治力量护 航新质生产力,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保驾护航。
发挥司法保护主导作用 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年来,甘肃法院始终坚持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主力军作用,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保障。
本地茶饮品牌“放哈”、餐饮品牌“尕羊”“陈记牛肉面”等商标权纠纷的依法审结,是全省法院为加强商标权保护,推动品牌强省建设,依法惩治商标攀附、仿冒搭车、恶意抢注等行为,护航甘肃本地知名企业品牌健康发展的司法实践。
一年来,为加强专利权保护,激励科技创新创造,充分发挥兰州知识产权法庭集中审理专利等技术类案件的优势,强化司法裁判在科技创新成果保护中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切实增强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实效。
为加强著作权保护,助推文化强省建设,统筹创作者权利保护和人民文化权益保障,促进文化艺术创新创作、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依法审结微视频《魅力古城五彩山丹》《这是我热爱的兰州》等作品侵权纠纷案,鼓励自媒体创新创业,有效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依法审结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与我省130余家KTV著作权侵权纠纷系列案,合理调整判赔数额,既彰显了司法力度,也体现了司法温度。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一年来,甘肃法院瞄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司法护权、激励创新”的法治环境,助力全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保护创新就是服务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积极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审理了涉“赛雷特”苹果、“莱克斯柯”玫瑰等知名新品种案件,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重点领域和专精特新企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原始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优质高效审理种业案件,依法保护“万糯2000”等知名玉米新品种,为农业科技创新和粮食安全提供了司法服务保障。
为持续加强对知名企业品牌的保护力度,依法审理了侵害“华联超市”“五粮液1618”“国窖1573”“兰蔻”“香奈儿”等知名品牌商标案件,保护了知名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价值,为知名品牌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主动融入大保护格局 形成多元共治良好局面
2023年,甘肃法院主动回应司法保护需求和社会关切,持续强化高水平的府院联动,积极构建全链条、多方位大保护工作格局。
2023年10月26日,省法院联合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检察院出台《关于加强反垄断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协作的实施意见》;11月13日,省法院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出台《关于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实施意见》;11月23日,省法院联合省市场监管局、省检察院、省公安厅出台《关于加强知识产权鉴定工作衔接的实施意见》。
……
这些联合文件的出台,进一步加强了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有机衔接。一年来,为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全省法院统筹推进知识产权多元化解工作布局,与市场监管行政部门、高校等单位联合成立知识产权诉调对接中心,推动纠纷化解多元共治。
优化知识产权审判机制 提高司法保护效能
一年来,甘肃法院立足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实际,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质效。
在审理张掖某旅游开发公司与甘肃某投资公司合同纠纷案中,省法院主动参与纠纷实质性化解,不仅就双方合同纠纷调解达成一致,还将双方案外8个注册商标争端一并进行调解,达成和解协议,通过能动司法寻求案件最佳处理方案。
为实质性化解纠纷,全省三级法院主动参与社会治理,向有关部门发送涉知识产权案件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类案多发高发,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为了优化知识产权案件诉讼程序,全省法院积极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繁简分流,优化诉讼程序,实现“繁案精审,简案快审”,最大限度提升审判质效。同时,充分发挥“种子法庭”“薯草法庭”“苹果法庭”等特色法庭的职能作用,“面对面”“点对点”让群众和企业在家门口解决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