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人民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7月21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班式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开班式强调,抓好《意见》贯彻落实,持续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围绕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结合理论和实践问题,与会人员展开研讨,同商共议抓好《意见》落实、实干担当作为的思路、举措。
以务实举措把党的绝对领导落实到审执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全国大法官研讨班聚焦坚持和加强党对审判工作的绝对领导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为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实现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在党领导人民司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7月21日,全国大法官研讨班开班式在国家法官学院举行。
研讨班强调,抓好《意见》贯彻落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民法院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审判执行工作的总纲和主线,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任务,必须持续抓深、抓实、抓出更大成效。要以贯彻落实《意见》为抓手,把党的领导最大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新时代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谈经验、找短板、谋未来、强信心……与会者们围绕《意见》的贯彻落实,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踊跃发言。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研讨为契机,全面履职,勇于担当,以严格公正司法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牢牢把握审判工作正确政治方向
对司法工作而言,党的领导更要强调“绝对”二字。《意见》开宗明义,部署坚持和加强党对审判工作的领导。
研讨班指出,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国家审判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是根本政治原则、最大政治优势。
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韩德洋谈到,司法办案、理论学习、教育培训等,法院一切工作都必须作为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过程,切实形成思想自觉、政治自觉、理论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增强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的意识和能力。
“理论上要笃信笃行。”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王中明谈到,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纲”和“魂”,坚持不懈学深悟透做实。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黄海龙谈到,今天的研讨班是对贯彻落实《意见》的又一次辅导,也是对下半年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工作中要把坚定拥护“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持续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在审判机关的落实机制,确保落实到位。
记者从研讨班了解到,《意见》印发后,最高法院党组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结合实施人民法院“六五改革纲要”,研究制定了一体落实的实施方案。各级法院按照最高法院工作安排,积极主动向同级党委报告,推动将《意见》贯彻落实纳入全局工作。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金银墙介绍,福建研究出台了《意见》的贯彻落实文件,促推带动法院各项工作深化落实、创新发展,审判执行工作持续提质增效。
浙江、湖南、重庆、贵州等地正在从省级层面研究出台相关落实文件,确保贯彻落实工作高起点谋划、高站位推进,扎实、有序、有力。
以全面履职担当彰显忠诚
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有着完备的制度体系;党的领导也是具体的、实践的,必须以务实举措体现落实到审判执行工作各方面各环节。
研讨班指出,《意见》明确人民法院承担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定分止争、维护公正的重要职能。坚持党对审判工作的绝对领导,关键在于忠诚履职、全面履职、依法履职,最终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落到实处,把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加强党的绝对领导落到实处。
“各类案件无不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问题的具体体现,严格公正司法根本是护稳定、利发展、促治理。”青海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泽军谈到,要通过研析案件反映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状况,及时向党委报告,向有关单位提出工作建议或制发司法建议,研究出台司法政策或总结发布典型案例。
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蔡志萍谈到,要增强大局观念、全局观念,加强金融审判、知识产权审判、生态环境资源审判工作,更好维护经济秩序、增强市场活力、满足发展需求。要持续加强民生司法保障,尤其关注案件背后交织的法理情,在定分止争上更加用心用情,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厚植党的执政根基。
紧紧依靠党委领导攻坚克难
新形势下,无论是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是推进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系统性强、牵涉面广,更要在党的领导下合力推动解决。《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对审判工作的领导,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研讨班指出,各级法院要及时向党委汇报工作进展,提请研究解决《意见》落实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困难,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切实汇聚推动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年来,辽宁法院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最高法院党组、辽宁省委高度重视辽宁法院工作,多次听取汇报,推动相关部门形成合力。”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青表示,在省委支持下,该省出台了《意见》的落实文件,条条都是干货。她表示,法院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有了解决方案;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被固定下来。“府院联动机制、调解衔接机制、人民法庭保障机制等都写了进去,为我们做好审判工作,服务好大局,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郑青谈到。
行政争议一头连着行政机关,一头连着人民群众,做实源头预防和实质化解,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社会主义法治的信心。研讨班指出,要用好“3+N”工作机制作为党领导下、自上而下机制创新的独特优势,在党委领导下更加有力务实推进行政争议预防化解。